中医对泌尿系感染的认识及热淋劳淋气淋寒淋的辨证论治方法。泌尿系感染,这是一个现代称呼,古代中医并没有这个称呼,中医将尿频尿急尿痛伴小便不利的这一类病,称为“淋”。现在一说到“淋病”,大家都知道是性传播疾病,就像荨麻疹,古代又称风疹,而现在时髦的风疹,确是一个急性丙类传染病,中医很多对疾病病名的诊断,都被偷换概念,当然,这样也导致大家对中医治疗泌尿系感染认识的缺失!

  淋的名称,始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其病淋”的记载。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一篇中,对“淋”病进行专篇论述,并对其概念进行规范,指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这个分类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方法

  对于“淋”这个病,中医研究了两千多年,体系是完整的,治疗是规范的,疗效也是立竿见影。只要大家知道“石、劳、气、血、膏、寒、热”这个分类,对照历代医家书籍研习,临床治法都是一致的。在临床上,面对这一类疾病,就是这么分型论治的,用药也是遵循规范。但对于这个病引起的高热、恶心呕吐、烦躁等病情变化,以“热入血室”的理法方药为体系论治,应该说对这一类病,从理论到临床,有一定的完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热淋,可服抗菌药治疗,劳淋(劳累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中老年人高发)、气淋(小腹胀满,胀大于痛)、寒淋(下腹怕冷,遇寒加重),西医治疗是有限的,中医可以通过中药内服外敷外洗、针刺、艾灸等,达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