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香港路附近有位厉害的儿科中医:曾患感冒夜睡鼾声大1月腺样体肥大形体瘦怎么办?小儿鼾眠发病率高,是危害儿童、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小儿鼾眠的中医病机,以肺脾气虚,兼肾气不足为多见,常夹湿夹淡,虚中夹实,本虚与标实往往兼夹出现。治疗上应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注重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抓住疾病的本质,随症加减,内外合治。内治法注重调节脏腑功能,外治法注重疏通气道,并加强日常调护与预防,既解决打鼾问题,又不损伤小儿正常生理功能,理法方药切合病因病机,故疗效显著。

  辨证分析:中医学对鼾眠的认识源远流长,关于睡眠打鼾的表现,最早记载于《素问·逆调论》:“不得卧,息有音”。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不同认识,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鼾眠病名,指出:“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人喉咙,气上下也,气血若调,虽寤寐不妨宜畅;气有不和,则冲击喉咽而作声也。其有肥人眠作声者,但肥人气血沉厚,迫隘喉间,涩而不利亦作声。”认识到其病因病机与肥人气血不调有关。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指出“中气内虚······声如鼾睡······痰如拽锯”,认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内生痰湿,痰浊上犯于肺,气流冲击之声则为鼾。明代龚延贤在《寿世保元》记载:“嗜睡即大声打鼾睡,醒即不寐······打鼾睡者,心肺之火也”,认为心肺火盛是导致鼾睡的主要原因。清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日“睡无节,忽鼾睡者······如肾经实且热”。指出因肾经实热,扰乱神智而导致鼾睡。

  中医诊断:证属肺脾气虚,痰聚清窍。

  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散结。

  处方: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方药组成:五指毛桃、熟党参、茯苓、浙贝母、枇把叶、紫苏叶、瓜蒌子、扁豆花、白术、防风、辛夷花、白芷、谷芽、生甘草。

  方解:鼻塞流涕加辛夷花、白芷芳香通窍;咳嗽痰多加浙贝母、枇把叶、紫苏叶、瓜蒌子宣肺化痰,扁豆花化湿解表,谷芽健胃醒脾。经过调治,患儿鼻塞减轻,涕少,无咳嗽,表明痰浊之邪渐除。可加炒扁豆、猫爪草、陈皮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功,兼以散结。患儿偶夜间遗尿,加益智仁、芡实、鸡内金、炙甘草以温脾肾、止遗尿。经过调治,鼾眠已除,避免手术之苦。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建馆10余年,秉持“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的中医文化精髓,坚持“名中医,好中药”的立馆之本,在中医药临床诊疗常见病、老慢病、疑难杂症及健康养生等领域颇具特色,建设和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李轩锦、钟明、徐长化、姜瑞雪、张林茂、王大宪、张压西、范平、宋跃进、王儒英、李家发、刘玉茂、高进、代春兰、段正莉、刘义涛、何友为、陈德货、向贤德、熊勇、廉河清、孔政、吴隆贵、胡爱玲、柳新樵、肖早梅、王垚、丁辛、鲁本堂、黎诗琪、蹇峰、让敏、张波茹、胡媛媛、罗天禄、朱长江等40余位名老中医团队,10余年坚持甄选道地药材,特邀湖北省多位七旬老药师亲手把控药材的进存和煎制,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是武汉卫计委批准成立的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是武汉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养生实践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实践基地授权,屡获武汉市社工志愿者协会表彰。

  咨询预约: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