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三伏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温度也随之升高,导致很多疾病会急性发作。夏季会出现暑邪、湿邪和寒邪等三种邪气,其中暑邪是夏季的防范重点,而且暑邪会把身体中的津液带走,致气阴两虚,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在各种邪气的多种影响下,使夏季养生就非常的艰难,增加了预防疾病的难度。所以夏季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1、觉要睡足: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要养成睡午觉的习惯。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时间。

  2、减少晨练: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上午6~10时,外出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的地方。

  3、多用除湿:室内可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空调多用除湿功能,降低湿度以缓解闷热感觉。制冷时,空调温度不低于26℃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7℃。

  4、注意解暑:夏季饮食要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少吃甜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可多喝绿豆汤、菊花茶等,清热解暑;莲子汤、百合汤,宁心安神。

  5、修身养性: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态一定要平和,静心才能养心。要懂得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注意倾诉或寄情于音乐、书法、绘画等爱好中,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平和的心态。

  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针灸以下几个穴位。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可以点揉两侧的内关穴1分钟,随时可以进行。起到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作用。

  少府穴: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起到降心火的作用。

  伏兔穴: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起到缓解心慌的作用。

  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就是天泉穴。起到改善胸闷气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