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引起发热、咽痛、哭闹且夏秋季易传染扩散,希望引起家长注意,疱疹性咽峡炎由病毒引起,临床以发热、咽痛、厌食、流涎等为主要表现。该病传染性强,流行扩散很广,好发于夏秋季节,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宝宝发病时哭闹、拒食,让家长们非常担心。那么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呢?中医治疗有效果吗?

疱疹性咽峡炎

  前期:在爆发前,小孩有点热性感冒的症状,流又稠又黄的鼻涕,偶尔有点咳嗽,但其他饮食睡眠一切正常,精神充沛。在上述症状持续两天后突然高烧,喉咙舌根处有一个绿豆大小带点透明样的水泡。晚上处于反复发烧——出汗——退烧的护理中。

  加剧期:第三天上午,口腔、舌头上也有三四个水泡。按照感冒流程喂了药,吃饭还好,饭量比平常稍微小点。活动量也还好,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第四天,一大早发现口腔内部和舌头上成片的水泡,牙龈红肿,之前的水泡已经破裂形成溃疡,产生疼痛感,不进食,哭闹,一哭闹或者不小心碰到牙龈就出血。

小孩据食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中医学“口疮病”范畴,从其病因病机分析,小儿形体稚嫩,脏腑娇嫩,又属纯阳之体,易于感邪发病。现代生活中各种零食、饮料等对小儿的身体造成负担,或喂养多膏粱厚味,导致小儿胃火偏盛,心脾积热,热熏咽喉;再感风热之邪,由口鼻侵入,内乘于脾胃,内外合力而发病。本病病理多为风、热、湿、毒。中医多以清热解毒利湿等法治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