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是以局部或全身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为特征的一类临床常见病症。中医对麻木的认识流传已久,其病因病机纷繁、复杂,从《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再到现代医学,阐述麻木病因主要包含外感风、寒、湿之邪,以及气虚、血虚、津亏,或内风、痰湿、瘀血、情志等内在致病因素,阻滞经络,营卫之气运行不畅,发为麻木。
麻木多为气血病变,由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脉络所致,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经为根本治法。气虚证,中药多用黄芪、大枣等以益气养血。血虚不荣证,药用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养血活血。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既有黄芪益气,白芍养血,又有桂枝通经络。中药常加用虫类药或藤类药,如全蝎地龙络石藤等以通经活络,并根据病变部位选用不同的引经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营卫失调、血行瘀阻之病证。其病位在表,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养血、舒经通络。方中重用黄芪,补在表之卫气,护卫周身以御邪,司媵理之开阖。桂枝温经通阳,辅助黄芪益气达表而通行气血。白芍和营理血。生姜祛散风邪。大枣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五味相合,共奏益气通阳、和营通痹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