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将股骨头坏死归为“骨蚀”“骨痹”范時,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累外伤失治、误治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本病病机主要与肝肾亏虛、痰瘀阻络气滞血瘀有关。基于“治未病"思想,中医提倡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早期、正规、规范有效的治疗,争取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里或将疾病控制在某一阶段而不使其进步发展。
从“治未病”思想的角度分析疾病,疾病初期虽无明显症状,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药要遵从整体观念给予辨证用药,该期患者为发病之初,症状较轻,多表现为髋部或腰部的疼痛,疼痛不甚但痛有定处,活动如常,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多属中医分期的早期,证属气滞血瘀型或痰瘀阻络型,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或化痰除湿、化瘀止痛为原则遣方用药。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必须尽早进行正规有效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病痛,使其早日康复。中期的症状逐渐加重,疼痛较为明显,疼痛可为髋部刺痛、钝痛或酸胀不适等。此时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度虽正常,但患者的行走、蹲起等活动已受影响。依据此期的症状、体征,中医多辨证为经络痹阻型,治以活血除痹、通络止痛为原则遣方用药,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该期治疗中,中药亦非常重要。
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晚期疼痛明显,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对该病果断选择关节置换术,以尽可能地恢复关节活动,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避免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该期患者病程较长,患者病情已由实转虚,根据症状、体征,多属肝肾亏虚型,中药治以滋补肝肾、活血止痛为原则。然而该期患者病情复杂,患病日久,股骨头及髋关节已有损伤,因此该期中医治疗只作为辅助疗法,可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