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医里,“三消”是由《太平圣惠方》提出的,并将消渴病分上、中、下三消来论治,故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

  其中传统中医将三消分为消渴、消中、消肾,包含现代所述上消、中消、下消。与现代医家对消渴症状的描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有所不同,说明后世医家对消渴病赋予了新的含义。“三消”病因为饮食不节,过服温燥,房劳过度,导致元阳虚衰,故而导致消渴病。

  通过脏腑辨证提出消渴病本起于肾,为消渴病发病源头,“三消”皆因元气虚衰引起,认为肾虚与本病密切相关,继而影响其他脏腑、脂肤、血肉,随即产生病理改变,且主要是因为五脏津液耗竭,阴津不能制阳,经脉瘀阻,邪气留恋,热毒阻络而成。

  三消所覆盖的范围广泛,既包括了现代所说的消渴病初期的病理变化,还包括了中晚期的病理变化,并涵盖对不同疾病中的相同证候的描述,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用药数法结合,益气、生津、温阳、养血合用,兼顾其他脏腑,如心、胃、大肠。其中“三消”常用清热解毒养阴之品黄连、黄芩、黄柏、知母、苦参、大黄、甘草等治疗“热毒”。